新闻动态

交易论|电力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如何有效激活?

时间:2022-12-28 来源:国能日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22〕1861号),为新一年电力中长期交易规范有序开展指明方向。 

该文件明确提出:“完善新能源合同市场化调整机制。完善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相适应的中长期交易机制,满足新能源对合同电量、曲线的灵活调节需求,鼓励新能源高占比地区探索丰富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品种,不断完善新能源中长期合同市场化调整机制,丰富市场主体调整合同偏差手段。”

在“中长期+现货”市场条件下,电力中长期交易既是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缓解供需矛盾的重点举措,也是新能源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日趋完善,交易周期不断缩短,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电力中长期市场作为电量市场化交易的主体部分,在我国电力市场中仍占据稳价供保“压舱石”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体现出整体市场对未来供需态势的预期,起到现货市场价格锚点作用,能够有效指导市场主体有序报价。另一方面,若市场主体能够参考未来能源市场走势签订相对短期的合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市场里中长期合约的比例,也能够在交易价格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提前锁定市场主体交易量、确保合理收入,对于市场主体本身降低风险、锁定收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因此,新能源企业更需要以中长期为抓手,研透交易策略。 12月27日,国能日新参与组织了《精准交易论·电力中长期交易的变与不变》的线上主题论坛。论坛上江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谢忠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新能源处副处长王小昂与国能日新电力交易产品线总经理王小芳就现货模式下新能源如何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各抒己见,针对新能源中长期交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中长期如何保障新能源合理化收益、电力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的有效衔接及中长期交易决策能力提升关键点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论。

如何提升对气象资源的利用?

风电、光伏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特征,这给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市场主体针对交易地区气象资源进行研究,研究风、光资源情况,进行资源评估及预测分析,对于中长期电价预测及签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预测方面,国能日新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王小芳介绍,国能日新采用世界权威气象机构的预测结果,建立全时间尺度无缝隙精细化天气预报体系。这套体系可以进行未来多日省、区域/地市气象资源预测,未来45日全省、区域新能源出力预测,重点风电、光伏装机较大区域集中预测,短期、中长期极端天气预测等,通过全省风光资源情况可给出次日区域限电预测、市场供需预测、价格趋势预测,为交易精准申报提供客观且高效的信息数据指导。

如何精准预测中长期发电能力?

自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核心配套文件,尤其是2016年印发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和2020年印发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指导规范电力中长期交易,进而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

各地在此框架下积极开展中长期交易实践。一方面,各地完善年度、月度、月内等多周期协同交易体系,创新交易机制、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积极探索推进中长期交易向日延伸,加快推动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另一方面,部分现货试点省份中长期交易频次已经支持日滚动交易(D-2~D-4日),从而更好地与现货市场衔接。以山西为例,该省2022年7月份起,新能源风、光资源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分解基数。中长期年度、季度、月度、旬度、日滚动交易频繁,但交易量、价难以预测。

“基于年度(逐月)、月度(逐日)、未来多日、分时段发电量预测,可以为发电企业在电力市场中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国能日新王小芳进一步解释道,发电能力预测包括45天以上的分时段电量(1小时/15分钟)预测,月度典型发电曲线预测,未来45天日发电量预测(每日滚动更新),未来12个月月发电量和平均风速、辐照度预测数据(每月滚动更新),以及未来多年年度发电量预测等。 

如何精准预测中长期交易电价?

新能源参与中长期交易,核心为现货价格预判。其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量”,即难以对自身各维度发电能力精准预测;第二是“价”,即难以对市场整体价格走势预测;第三是“交易策略”,包括年度、月度交易如何签约及量价约束,旬、日滚动交易是否继续增持仓或减持仓,如何申报价格等。

电价预测不准,可能导致选错买入/卖出方向,也可能造成成交电价低于实际日前电价,从而使实际收益少于预测收益。

而精准的价格预测需要结合季节性气候、气象等影响新能源发电及负荷用电特性因素、煤价波动因素、工作日与节假日因素等对市场供需及价格作为决策依据进行分析。 

如何合理制定中长期签约策略?

“中长期+现货”对合理制定中长期签约策略提出新要求。

山西是我国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之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新能源处副处长王小昂介绍,在该省“中长期+现货”模式下,年、季交易在集中式交易外增加双边和挂牌交易,但曲线为全天直线;月度交易开设对应24个时段的24个子市场;旬交易开设对应24个时段的24个子市场。上述集中交易按照第一阶段集中竞价交易、第二阶段滚动撮合交易的方式组织,合同各时段电量均平均分解至交易标的日期内的每一天。此外,日滚动交易D-2日开展,每日滚动开设D日至D+2日共72个时段的72个子市场,交易各时段电量不需分解。日滚动交易只安排滚动撮合交易。

在中长期与现货的衔接方面,该省以现货市场出清计划执行日(D日)的前两日(D-2日)为截止日期,所有中长期市场交易合同必须形成执行日(D日)全天各时刻的分解电量并明确用于结算的价格。在此背景下,现货市场对中长期价格产生引导,旬及以上各时段中长期交易价格对标对应周期的现货均价,旬以内的日滚动交易,价格直接对标运行日当日现货价格。同时,所有影响现货价格的因素均对中长期交易决策产生影响。

在更加复杂的市场形势下要如何合理制定中长期签约策略?

王小芳认为,首先要结合自身的生产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年度、月度等各个交易周期的交易电量比例,将保底电量以相对较高的价格锁定。

其次,月内旬、滚动交易,结合临近市场价格预测及时调整合约曲线,预判分时段买卖方向,分时段交易成交电价高于现货时间日前电价,则有收益。

最后,通过现货市场调整,达到最优结算电费。  如何加强交易流程管理及信息化建设?

“2022年江西电力供需紧张局势进一步扩大,度冬期间若无其他新增火电机组或区外电力,全省将出现500万千瓦以上电力供需缺口,即使考虑3%的需求响应措施,到2025年我省电力缺口仍有800万千瓦。”江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谢忠华说。

 

他进一步介绍,为了充分发挥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江西积极推进以分时交易和连续运营为目标的省级电力中长期市场建设。这一举措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双碳目标的必要要求,是稳定电力价格的客观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分时交易机制,推进中长期连续运营,以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缓解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压力;推动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存量保障性收购,增量市场化消纳转变;保障中长期交易整体签约比例,充分发挥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 

谢忠华在总结中长期市场建设的“变”与“不变”时提出,“不变”就体现在保障中长期交易整体签约比例,充分发挥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而“变”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中长期电力市场交易颗粒度越来越小,在年度、月度、月内四时段交易的基础上,该省已开展“D-3”日24时段连续交易;中长期电力市场交易运营周期不断缩短,由初期的每月1-20日工作日连续开市逐步延长为每个工作日开市;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品种不断发展,现阶段主要是电能量交易,灵活开展合同转让交易,适时推动输电权和容量等交易;推动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向存量保障性收购,增量市场化消纳转变。

为了应对中长期市场的新变化,市场主体需加强交易流程管理及信息化建设。

王小芳提出,随着中长期交易周期短、频次高,决策层面需要完善交易决策流程机制、优化交易决策流程及审核机制,包括签约、买入、卖出的量价分析依据及快速审批。

 同时,中长期分时段+现货交易等连续运营,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处理时间短、交易实时性要求高、交易风险大,这些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即时处理能力,所以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来辅助交易员做出相关决策。建议通过加强与电力交易相关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实现电力交易计划制定、过程跟踪、结果分析一体化。